平按:此篇見《素問》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論》,又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論》,又見《甲乙經(jīng)》卷八第二。
黃帝問曰:人有身體胕,股脛皆腫,環(huán)臍而痛,是為何?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風(fēng)根也,不可動(dòng),動(dòng)之為水,溺清之腑。
頭以下為身,四肢曰體,胕義當(dāng)腐也。髀外曰股,膝下長骨曰脛,如此四處皆腐腫,并繞臍痛,名曰伏梁。此伏梁病,以風(fēng)為本也。動(dòng),變發(fā)也。若有變發(fā),可為水病。溺,冷清之腑也。
平按:《素問》“胕”作“髀”;“不可動(dòng)”上有“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huán)臍而痛也”二十二字,本書在后!都m.f1411.cn/shiti/乙》、《素問》“清”作“澀”;“腑”、“病”。
黃帝問曰:病有少腹盛者,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可治不?岐伯曰:病名伏梁。伏梁何因如得之?[平按:《素問》作“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答曰:裹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因有膜裹膿血,在腸胃外,四箱有根在少腹中,不可按之,故按之痛,遂致m.f1411.cn/jianyan/于死,名曰伏梁。
平按:《素問》、《甲乙》“裹”下有“大”字。
問曰:何以然?曰:此下則因陰,必膿血,上則迫胃脘出鬲,使胃脘內(nèi)癰。
何以按之致死?以其伏梁下因于陰,膿血必上迫于胃管,上出于鬲,使胃管生癰,故按之下引于陰,上連心腹,所以致死。脘□□□。
平按:《素問》、《甲乙》“必膿血”作“必下膿血”;“出鬲”作“生鬲”;“使胃”作“俠胃”,《素問》新校正云:“《太素》俠胃作使胃!
此人①之病難治也,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順,勿動(dòng)亟奪,論在《刺法》中,此風(fēng)根也,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肓②,肓之源在齊下,故環(huán)齊而痛也。
如此之病,得時(shí)必久也。亟,欺吏反,數(shù)也。此病是風(fēng)為本,其氣溢于大腸之中,著于臍下肓原,故環(huán)臍痛。不可輒動(dòng)數(shù)奪,奪之致死。以居肓原,所以臍上為逆也。
平按:“此人之病難治也”《素問》、《甲乙》作“此久病難治”。袁刻“人”字作“積人”二字!澳殹薄端貑枴、《甲乙》作“臍”。“源”《素問》、《甲乙》作“原”。
①“人”,人衛(wèi)本注曰:據(jù)楊注疑“久”之誤。《素問·腹中論》及《甲乙》卷八第二正作“久”。
②“肓”,蕭本原作“盲”。今據(jù)仁和寺本改。下“肓”字及注中諸“肓”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