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 |
藥物組成 |
茯苓半斤,桂枝4兩(去皮),甘草2兩(炙),大棗15枚(擘)。 |
加減 | |
功效 |
降腎氣。 |
主治 |
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傷寒發(fā)汗后,腹下氣滿,小便不利。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甘瀾水1斗,先煮茯苓減2升,納諸藥,煮取3升,每服1升,去滓溫服,日3次。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胃神經(jīng)官能癥:顧某,男,63歲,1971年7月8日來診。臍下動悸,其勢下趨,時輕時劇,日夜不休,甚則影響入睡,如此已2月。精神疲憊,頗為叫苦。脈弦虛滑,舌苔淡黃邊有齒印,此為氣血流行失暢,郁而求伸,因而臍下悸動。加味苓桂甘草湯:茯苓15g,桂枝6g,炒白術(shù)10g,炙甘草5g,大棗15枚,夜交藤30g,紫丹參15g,合歡皮12g,龍牡各30g,服藥3劑,病愈十分之二。改方:茯苓18g,桂枝9g,炒白術(shù)10g,炙甘草6g,大棗20枚,龍牡各30g,準小麥30g,百合12g,生地12g,3劑臍下動悸完全消失,安然入睡已3夜矣。誰知停藥后,又見小有發(fā)作,遂于7月18日再次就診。自訴藥后病情大有好轉(zhuǎn),但未見鞏固。詢之口不干,足見本方對證,效不變方,5劑而愈,1年后隨訪未復發(fā)。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注解傷寒論》:本方用茯苓以伐腎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水氣。煎用甘瀾水者,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 2.《金鑒》:此方即苓桂術(shù)甘湯去白術(shù)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此治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術(shù),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臍下悸,是邪上干心也,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補陽氣,生心液;倍加茯苓以君之,專伐腎邪;用大棗以佐之,益培中土;以甘瀾水煎,取其不助水邪也。土強自可制水,陽建則能御陰,欲作奔豚之病,自潛消而默化矣。 |
備注 |
甘草大棗湯(《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茯苓桂枝湯(《傷寒總病論》卷三)、茯苓湯(《圣濟總錄港二十六》、茯苓桂甘湯(《直指》卷十八)、茯苓桂甘大棗湯(《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四)、茯苓桂枝甘棗湯(《內(nèi)臺方議》卷六)、茯苓甘桂大棗湯(《醫(yī)統(tǒng)》卷十四)、苓桂甘棗湯(《類聚方》)、桂苓甘棗湯(《醫(yī)級》卷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