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衷中參西》上冊。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瘰疬瘡瘍破后,氣血虧損不能化膿生;或其瘡數(shù)年不愈,外邊瘡口甚小,里邊潰爛甚大,且有串至他處不能敷藥者。
|
制備方法 | 上為細末。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開水送下,1日3次。若將散劑變?yōu)闇珓,須先將花粉改?兩8錢,1劑分作8次煎服,較散劑生肌尤速。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瘡瘍:一人年二十余,因抬物用力過度,腰疼半年不愈。忽于疼處發(fā)出一瘡,在脊梁之旁,微似紅腫,狀若復盂,大徑七寸。瘍醫(yī)以為腰疼半年,始現(xiàn)此瘡,其根蒂必深而難治。且其內(nèi)外發(fā)熱,飲食懶進,舌苔黃厚,脈象滑數(shù)。知其證兼外感實熱,先后投以白虎加人參湯退熱,消乳湯加減清火消腫解毒,外用五倍子、三七、枯礬、金線重樓、白及為末以束其根;乳香、沒藥、雄黃、金線重樓、三七為末以敷其頂,皆用醋調(diào)之。旬日瘡消三分之二,其頂甚軟。遂以烏金膏調(diào)香油敷其軟處。二日,瘡破出稠膿若干。將此內(nèi)托生肌散改作湯劑投之,外敷化腐生肌散。七八日間瘡口長平,結(jié)痂而愈。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此方重用黃耆,補氣分以生肌肉,有丹參以開通之,則補而不滯;有花粉、芍藥以涼潤之,則補而不熱;又有乳香、沒藥、甘草化腐解毒,贊助黃耆以成生肌之功。況甘草與芍藥并用,甘苦化合,味同人參,能雙補氣血,則生肌之功愈速也。至變散劑為湯劑,花粉必加重者,試以黃耆煎之則熱力增,花粉煎之則涼力減,故必加重而其涼熱之力始能平均相濟也。至黃耆必用生者,因生用則補中有宣通之力,若炙之則一于溫補,固于瘡家不宜也。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