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棱果蒲桃 |
漢語拼音 | bian ying t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桃金娘科植物紅果仔的葉或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全株無毛。單葉對生;葉柄極短,長約1.5m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2-4.2cm,寬2.3-3cm,先端漸尖或短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綠色發(fā)亮,下面產(chǎn)顏色較淺,兩面無毛,有無數(shù)透明腺點,側(cè)脈每邊約5條,離邊緣約2mm處匯成邊脈;ò咨,稍芳香,單生或數(shù)朵聚生于葉腋,短于葉;萼片4,長橢圓形,外反。漿果球形,直徑1-2cm,有8棱,熟時深紅以。種子1-2顆;ㄆ诖杭。 |
資源分布 | 原產(chǎn)巴西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我國南部及臺灣有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葉全年均可采;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辛;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和胃;斂瘡 |
功效分類 | 和胃藥;斂瘡藥 |
主治 | 腹痛吐瀉;口角炎;跌打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作茶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Eugenia Michelii Lam.] |
科屬分類 | 桃金娘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