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烏棒子、倒蓮花、三岔子、土八爪、氣籽紅山桂、木本遠(yuǎn)志、野桂花。 |
漢語拼音 | shui huang yang mu |
英文名 | Root of Caudate Milkwort |
藥材基原 | 為遠(yuǎn)志科植物尾葉遠(yuǎn)志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尾葉遠(yuǎn)志 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圓柱形,具縱槽及棱,幼技頂端被金黃色短柔毛,不久即脫落。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上 面具槽;葉近革質(zhì),大部分螺旋狀緊密排于枝端,長圓形至倒披針形,稀倒卵狀披針形,長3-12cm,寬1-3cm,先端尾狀漸尖或細(xì)尖,基部漸狹至楔形,全緣,稍反卷,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主脈在上表面凹陷;側(cè)脈7-12對(duì);▋尚,總狀花序頂生,多數(shù)密集成聚傘花序狀或圓錐花序,長2.5-7cm,被緊貼短柔毛;花長5-8mm,花梗長1-1.5mm,無毛,具小苞片3枚,早落;萼片5,果時(shí)早落,外面3枚小,卵形,具緣毛,里面2枚大,花瓣?duì),無緣毛;花瓣3枚,白色、黃色至紫色,側(cè)生花瓣與龍骨瓣于3/4以下合生,龍骨瓣長5mm,先端背部具一盾狀雞冠狀附屬物;雄藍(lán)8枚,花絲長4mm,3/4以下連合成鞘,花藥卵形;子房壓扁,倒卵形,基部具杯狀花盤,花桂由上向下逐漸增粗,并彎曲,柱頭生于下裂片內(nèi)。蒴果長圓狀倒卵形,長達(dá)8mm,直徑約4mm,先端微凹,基部漸狹,具杯狀環(huán),邊緣具狹翅。種子廣橢圓形,棕黑色,長約1.5mm,直徑約1mm,密被紅褐色長毛,靠種臍端具1棕黑色突起;ㄆ11月至翌年5月,果期5-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長于海拔1000-2100m的山林下、淺山溝、溪邊蔭濕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秋、冬季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褐色,有縱皺紋。質(zhì)硬,斷面黃白色。氣微,味甘。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皮、莖皮合烏棒子甙(wubangziside)A、B、C,優(yōu)呫噸酮(euxanthone),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yl-β-D-hlucoside),杧果甙(mangiferin)。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其25%煎劑在體外對(duì)幾種呼吸道常見致病及非致病細(xì)菌(金黃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和乙型鏈球菌)皆有抑制作用(瓊脂平板挖孔法)。根莖所含黃酮甙可能為主要的抗菌及平喘成分,而皂甙、鞣質(zhì)具祛痰鎮(zhèn)咳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微苦;性涼 |
歸經(jīng) | 心;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利濕;化痰止咳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滲濕利尿藥 |
主治 | 咽喉腫痛;濕熱黃疸;支氣管炎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貴州草藥》:清熱利濕,通淋。治黃疸肝炎,血尿。 2.《貴州藥植目錄》:治哮喘。 |
考證 | 出自《貴州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olygala caudata Rehd.et Wils. |
科屬分類 | 遠(yuǎn)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