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接骨丹、白頭公公、黃藤通、絲瓜藤、小木通、線不通
|
漢語拼音 |
da mu to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粗齒鐵線蓮的莖藤。
|
動植物形態(tài) |
粗齒鐵線蓮,落葉藤本。小枝密生白色短柔毛,老時外皮剝落。葉對生,一回羽狀復葉;葉柄長3.5-6.5cm;小葉通常5枚,小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cm,寬3.5-6.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微呈心形,常有炒明顯3裂,邊緣有粗大鋸齒狀牙齒,兩面被短柔毛,有時較疏或近無毛。腋生聚傘花序,常有3-7朵花;萼片4,開展,直徑2-3.5cm,白色,近長圓形,長1-1.8cm,寬約5mm,先端鈍,外面有短柔毛,內面有時近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無毛;心皮多數,被柔毛。瘦果扁卵圓形,長3-4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達3cm;ㄆ5-7月,果期7-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和東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河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450-3200m的山坡或山溝灌木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枝、葉及粗皮,切成小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莖圓柱形,直徑1.2-3.5cm,最粗可達4.5cm。表面有6個粗大的縱棱和6個縱槽,每個大縱棱有多個細縱棱,每個槽中有2個細縱棱。粗皮呈長片狀層層縱向脫落。橫切面皮部有6處內陷,木部黃白色,導管孔較大。鮮品橫切面有灰黑色或灰黃色膠質物。氣微,味微苦。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苦;性平
|
歸經 |
|
功效 |
利尿;解毒;祛風濕
|
功效分類 |
利尿藥;解毒藥;祛風濕藥
|
主治 |
小便不利;淋病;乳汁不通;瘡癤腫毒;亦治風濕關節(jié)疼痛;肢體麻木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aulis Clematidis Argentilucid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lematis argentilucida(Levl.et Vant.)W.T.Wang[C.grata Wall.var.grandidentata Rehd.et Wils.]
|
科屬分類 |
毛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