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醫(yī)雜志1993,34(3):167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蓽澄茄、丁香、肉桂。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小兒遷延性、慢性腹瀉。
|
制備方法 |
上藥按比例打成細粉,過40目篩,混合均勻,貯玻璃瓶中,密閉保存。
|
用法用量 |
每次0.5-1g,敷于患兒臍孔中央,外用膠布或麝香風濕膏貼緊,隔日1換。治療6日。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小兒遷延性、慢性腹瀉162例,年齡為46日至3歲;病程15-60日,1個月以內(nèi)為多。隨機分為中藥組和西藥組。中藥組115例,西藥組(常規(guī)治療)47例。根據(jù)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中醫(yī)內(nèi)外婦兒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結(jié)果:中藥組痊愈61例(53.0%),好轉(zhuǎn)31例(27.0%),無效23例(20.0%);西藥組痊愈14例(29.8%),好轉(zhuǎn)17例(36.2%),無效16例(34.0%)。兩組比較P<0.05,有顯著性意義。
|
藥理作用 |
對體重和腸推進運動的影響:取“脾虛”模型小鼠,腹部脫毛,外敷香澄散5日(對照組外敷凡士林),觀察對其體重及腸推進運動的影響。取大鼠腹部脫毛,饑餓24小時,仿Alura氏大白鼠腸系膜微循環(huán)法,用微循環(huán)顯微鏡觀察微循環(huán),待小血管血流穩(wěn)定后,香澄散外敷腹部,于10、20、30、40、60分鐘時,分別觀察血管、血流變化,用去甲腎上腺素、妥拉蘇林作對照。結(jié)果:香澄散外敷可抑制“脾虛”小鼠的腸蠕動亢進,抑制離體兔腸的平滑肌蠕動,可擴張大鼠腸系膜微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