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2,13(5):21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桑螵蛸12g,菟絲子12g,沙苑子12g,熟地黃12g,云苓12g,淮山藥12g,炒白術(shù)12g,薏苡仁10g,蓮須10g,澤瀉10g,丹皮10g,白果10個。 |
加減 | 濕重者加龍膽草15g,車前子10g;熱重者加黃柏、梔子各10g;寒重者去丹皮,加吳茱萸、肉桂各6g;瘀血重者加桃仁、紅花各6g;陰部搔癢者加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各9g。 |
功效 | |
主治 | 帶下。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帶下50例,經(jīng)服藥1周內(nèi)帶下正常,伴隨癥狀消失者為治愈,共30例;服藥7-10日后帶下量減少或基本消失,伴隨癥狀減輕者為有效,共18例;服藥10日后帶下量及伴隨癥狀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共2例;總有效率96% 。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