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象皮膏、象皮生肌膏 |
處方來源 | 張山雷《瘍科綱要》!短旖蚴兴幤窐藴省罚1983年)。 |
劑型 | 膏劑 |
藥物組成 | 當歸、血余炭、象皮、生地、龜板、生石膏、爐甘石、黃白蠟、香油。 |
加減 | |
功效 | 祛腐生肌,拔毒長肉。 |
主治 | 潰膿流水,肌肉不生,久不收口。用于治療開放性骨折感染,術后感染,久治不愈感染創(chuàng)面及淋巴結結核。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外用,涂患處,日涂藥1-2次,每次涂藥厚度約1-2mm。 |
用藥禁忌 | 瘡口膿腐未盡者,不可用。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感染性開放骨折127例,男103例,女24例;年齡6-68歲。療效標準:優(yōu):肢體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能完成一般工作,患肢無疼痛;良:肢體輕度畸形,功能有部分障礙,能完成一般輕工作,勞累時患肢仍疼痛;差;肢體畸形和功能障礙顯著,患肢時有疼痛。復查97例,結果:5例截肢者除外,在92例中優(yōu)者60例(65.25%),良者28例(30.5%),差者4例(4.3%),總優(yōu)良率95.7%。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增強局部免疫力,促進傷口愈合及抗炎作用。 1.增強局部免疫力:(1)手術致家兔外傷模型,手術后1周,間日換藥1次使用本藥。術后自潰瘍中央活體取材進行光學顯微鏡檢查。透射電鏡與掃描電鏡觀察。術后12日即可見成纖維細胞數(shù)量多,且機能活躍,細胞體積較大,間質(zhì)水腫輕微,毛細血管較粗大。第15日時成纖維細胞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發(fā)達;游離核糖體含量豐富,線粒體變性程度減輕,間質(zhì)中含較多纖細的膠原纖維。掃描電鏡下肉芽表面凹凸不平,滲出物較少,近半數(shù)毛細血管直徑較粗大。巨噬細胞數(shù)量多,體積大,胞突發(fā)達,吞噬機能更為活躍。(2)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本藥有較強的激活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吞噬百分率及消化百分率均有明顯提高。本藥具有激活Fc受體和C3b受體的功能,是一個良好的免疫增強劑。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本藥可增強中性粒細胞的氧化代謝功能。 2. 促進傷口愈合:(1)降低傷口pH值:手術切除部分皮膚致大鼠外傷模型并在傷口處注入本藥。生理鹽水對照組pH為8.14±0.4,給藥組pH為7.51±0.29,pH降低在7.5左右對肉芽組織生長更為有利。(2)本藥促進肉芽組織羥脯氨酸含量升高,利于肉芽組織生長。(3)促進肌肉蛋白合成:將離體大鼠骨骼肌制成勻漿,加入不同濃度本藥,采用14C-甘氨酸摻入蛋白質(zhì)的方法,進行放射強度測定。本藥組的放射性強度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生肌象皮膏與肌肉量濃度為1:10時,放射性強度為71.6±7.0cp110m/mg蛋白質(zhì),而對照組則為28.5±5.lcp10m/mg蛋白質(zhì);濃度為2:5時,給藥組為225.2±20.8cp10m/mg蛋白質(zhì),而對照組為55.3±9.4cP 10m/mg蛋白質(zhì)。 3.抗炎。本藥對急、慢性炎癥均呈明顯抑制作用。 對二甲苯誘發(fā)小鼠耳部炎癥性水腫,對照組耳腫脹度為16.9±3.51mg,腹腔給予本藥組為10.5±2.36mg,抑制率為87.9%,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對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給藥組在致炎后3、5、7小時抑制率分別為32.98%、37.9%&26.47%,同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對棉球植入法引起大鼠肉芽腫,對照組肉芽腫凈重為55.25±11.51mg,給藥組為31.37±9.10mg,抑制率43.21%,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