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平面又
|
年份 | pienh maengx geih
|
別名 | 半邊蕨、半邊梳
|
來源 | 鳳尾蕨科植物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 L.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30~100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被黑色鱗片。葉二型,除羽軸上面兩側隆起的狹邊上有鋸齒狀小突起外,其余光滑;能育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2回半邊羽狀深裂;羽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長尖頭,上側全緣,下倒羽裂近至葉軸,裂片線形或橢圓形,邊緣僅不育的頂部有尖鋸齒;不育葉同形,全有鋸齒。葉脈1~2回分叉。孢子囊群線形,連續(xù)排列于葉緣,囊群蓋線形,膜質。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溪邊、林下或墻上陰處。產(chǎn)于廣西南寧、邕寧、柳江、賀州、梧州、平南、桂平、貴港、容縣、北流、陸川、博白、金秀等縣市;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貴州、云南、四川等省份;亞洲熱帶地區(qū)也有。
|
采集加工 | 全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辛、澀,性涼。
|
功效 |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
|
傳統(tǒng)應用 | 治痢疾、血崩、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20~30克,水煎服;外用葉適量,搗敷患處。
|
方例 | 1.外傷出血 平面又(半邊旗)適量,搗爛外敷。
|
化學成分 | 地上部分含3-羥基-6-羥甲基-2,5,7-三甲基-1-茚滿酮,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貝殼杉烯-19-羧酸,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羧酸[ent-11α-h(huán)ydroxy-15-oxo-16(S)-kauran-19-carboxylicacid],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R)-貝殼杉烷-19羧酸[ent-11α-h(huán)ydroxy-15-oxo-16(R)-kauran-19-carboxylicacid],對映-7α,9-二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6-內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kauran-19,6-olide][1]。
|
藥理 | 1.抗癌作用 半邊旗水提取液(PWE)和醇提取液(PAE)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白血病細胞株HL-60和K562有明顯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呈濃度依賴性;并明顯降低HL-60細胞的分裂指數(shù),半邊旗5g/kg對體內移植性腫瘤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HePA肝癌也有明顯的抑瘤作用,低10倍劑量的半邊旗水提取液與低劑量5-氟尿嘧啶(5-Fu)聯(lián)合用藥可使5-Fu抑瘤率提高,在抑瘤的同時不降低荷瘤鼠末梢血白細胞數(shù)[1]。 2.抗菌作用 100%半邊旗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3.毒性 以75g生藥/(kg·d)小鼠灌胃,連續(xù)觀察1星期無異常;PWE和PAE溶血試驗均為陰性,提示急性毒性很低[1]。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Aoyam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77,25(9):2461.
|
藥理參考文獻 | [1]崔燎等:《中藥材》,1996,19(1):29。
[2]浙江人民衛(wèi)生實驗院藥物研究所:《20余種中草藥對幾種細菌的體外抑菌試驗),1971:10。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