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累工林
|
年份 | leiz gong linh
|
別名 | 山瓜子、螺絲蓋、培明咪
|
來源 | 水龍骨科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植株高2-8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到處生根,疏被鱗片。葉二型,營養(yǎng)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2-2.5厘米,寬1-2厘米,頂端圓形,基部闊楔形,邊全緣,背面疏被鱗片,干后變黑色;葉柄長約2毫米;孢子葉舌狀,長約3-8厘米,寬3-4厘米,柄長約2厘米。孢子囊群線形,生于中脈兩側與葉緣之間。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巖石上和大樹上。產于廣西陽朔、蒼梧、金秀、平南、貴港、龍州等縣市;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云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寒。
|
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肺止咳。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伏石蕨全草中含有三萜化合物:α-芒柄花二烯,β-芒柄花二烯,7,14-芒柄花二烯,7,13-芒柄花二烯,7,14(27)-芒柄花二烯[onocera-7,14(27)-diene],8,14(27)-芒柄花二烯[onocera-8,14(27)-diene][1],α-水龍骨萜四烯[2];還含有甾體化合物:蕨甾酮,蛻皮甾酮和伏石蕨甾酮[3]。
|
藥理 |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Masud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9,37(1):263. [2]Shiojima K,et al.Tetra Lett,1983,24(51):5733. [3]Takemoto T,et al.Chem Pharm Bull,1973,21(10):2336.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