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甲保來熱
|
漢語拼音 | HUAHUJUE
|
拉丁名 | Drynaria baronii (Christ) Diels.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水龍骨科植物中華槲蕨的干燥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附生草木,高20~40cm。根狀莖密被棕色有亮光的披針狀鉆形鱗片。葉二型,營養(yǎng)葉稀少,紅棕色,無柄,矩圓披針形,長9~10cm,寬4~9cm,羽狀深裂,裂片長圓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2~4.5cm,寬約0.8~1.3cm。先端鈍或急尖,下部裂片縮短,上面被毛,下面無毛;孢子葉綠色,具長柄,柄淡棕紅色,有狹翅,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0cm,寬6.5~13cm,羽狀深裂幾達中軸,羽片14~25對,長圓形或廣線狀披針形,寬1~1.4cm,先端鈍圓或急尖,下部羽片縮短或成耳狀,葉片兩面均疏被短毛,葉脈顯著聯(lián)結(jié)成網(wǎng)狀,有內(nèi)藏細脈。孢子囊群圓形,直徑約2.5mm,黃棕色,在中脈兩側(cè)各排列成一行,無囊群蓋。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陜西等地。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高山地帶的石上或樹上。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冬、春采挖,除去葉片及泥砂,曬干或蒸熟后曬干,用火燎去毛茸。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根莖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干燥根莖較平直而細長,長5~17cm,寬0.6~1cm。表面淡棕色,密被細小鱗毛,鱗毛黃棕色。用火燎過則殘留鱗片成棕色至深棕色,鱗片脫落處可見縱向的細紋理。質(zhì)硬易折斷,斷面紅棕色,有多數(shù)黃色維管束小點排列成環(huán)狀。氣微弱,味淡,微澀。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小型細胞,表皮以內(nèi)為基本薄壁組織,不呈波狀彎曲,含少數(shù)淀粉粒。維管束周韌型,17~25個散列成環(huán)狀。每個維管束的外周可見內(nèi)皮層,由一層細胞組成。鱗片著生處的表皮不凹人,其基部呈心形。 粉末鑒別:紅褐色。鱗片碎片淡棕色。體部細胞呈長方形、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17~43μm,壁稍厚,平直或彎曲,邊緣有2~4 細胞并生的毛狀物,多彎曲、卷曲或呈鉤狀,末端尖銳或鈍圓;柄部碎片黃棕色,細胞扁平,呈筒狀排列,側(cè)面觀多為2 列,高7~17(~30)μm,內(nèi)含油狀物。皮層細胞成群或單個散在,近無色或淡棕色;呈多角形或圓多角形,直徑22~110μm,壁厚1~7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細小,孔溝明顯,近表皮的細胞壁黃色,有的細胞含紅棕色團塊及顆粒狀物。內(nèi)皮層細胞黃色;表面觀呈長方形,端壁平或傾斜,直徑9~31μm,垂周壁稍厚,細波狀彎曲,內(nèi)含紅棕色團塊或油滴狀物;縱斷面觀細胞扁平,內(nèi)皮層外側(cè)一列細胞的內(nèi)壁特厚。纖維(葉基)多成束,黃色或黃棕色;細長形或長梭形,末端漸尖或傾斜,直徑14~40μm,壁厚2~8μm,孔溝明顯,壁較厚者有裂紋,孔溝不明顯,常含有黃色顆粒狀物,也有含紅棕色或黃棕色團塊。管胞主為梯紋管胞,亦有網(wǎng)紋管胞,直徑10~47μm。淀粉粒為單粒圓形、橢圓形、長卵形或葫蘆形,直徑3~14μm,臍點點狀或短縫狀,層紋不明顯;復粒由2~3分粒組成。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甘,性涼。
《晶珠本草》:味微甘。
《味氣鐵鬘》:性輕。
《藏藥配方新編》:味苦,性平。
《新編藏醫(yī)學》:味微甘,性涼。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甘,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解毒。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肉食中毒、食物中毒。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總平金剛丸:鐵棒錘50g,硇砂50g,中華槲蕨100g,圓柏100g,甘松100g,麝香15g,紅花100g,牛黃15g,熊膽15g,朱砂40g(為衣)。除朱砂外,共研成細粉,混勻,朱砂水泛丸,干燥,即得。功效清熱解毒。用于各類熱病,均有良效?诜,每服3g,每日2~3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詳見玉周曲哇(藏貫眾)的記載。本品為熱臣藥之一種。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