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術前準備
1.因感染性腦水腫引起的顱內壓增高,術前可靜滴甘露醇脫水,減輕水腫,降低顱內壓。
2.患者有燥動不安不能配合者,術前應給予鎮(zhèn)靜劑。
3.器械與藥品、清潔盤、腰穿包、消毒手套、注射用藥、1~2%普魯卡因及測壓管等。
二、操作方法
1.體位患者取側臥位,頭向前胸彎曲,腰向后弓,雙膝向腹部屈曲,脊柱靠近床沿。
2.穿刺部位一般選擇第3~4腰椎間隙為穿刺點,即兩側髂后上棘連線中點處。
3.操作步驟
。1)局部常規(guī)消毒、鋪洞巾,用1~2%普魯卡因逐層麻醉至椎間韌帶。
(2)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從椎間隙之間,與脊椎呈垂直或針尖稍斜向頭側方向緩慢刺入,進針深度成人約4~6cm,兒童2~3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脊膜進入蛛網(wǎng)膜下腔時,阻力突然消失,拔出針芯見腦脊液流出。
。3)立即接上測壓管,測試并記錄腦脊液的靜水壓,此為初壓。
(4)收集腦脊液2~5ml于試管內,作化驗用。顱內壓增高時不宜放液過多,2~3ml即可。
(5)放液后再接測壓管測壓,此為終壓。
。6)測壓后注入放出腦脊液量之無菌生理鹽水。
。7)術畢將針芯插入,再一并拔出穿刺針,蓋以消毒紗巾,膠布固定。
(8)鞘內注藥時,應先放出一定量腦脊液,然后再注入同量的藥物。
三、術后處理
術后除去枕頭平臥4~6小時,有嚴重顱內壓增高者需臥床1~2日,并觀察呼吸,脈搏、瞳孔及血壓等。
。ㄋ)適應證醫(yī)學全在線m.f1411.cn
1.了解有無顱內出血
2.檢查腦脊液性質,測定顱內壓力,注入碘油或空氣行腦或脊髓造影,以診斷顱內疾病
3.放腦脊液減壓,或鞘內注射藥物進行治療
五、禁忌證
1.有明顯視乳頭水腫或有腦疝先兆者
2.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tài)的患者
3.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者
六、注意事項
1.穿刺針進入椎間隙后,如有阻力不可強行再進,需將針尖退至皮下,再調整進針方向。
2.穿刺用力在適當,避免用力過猛易損傷組織,并難體會阻力消失之感。
3.如用大粗針頭穿刺進,需注意有無腦脊液外漏及引起的低顱壓綜合征,如發(fā)生可囑患者多飲水或靜脈滴注0.5%氯化鈉低滲溶液。
4.對有顱內壓增高或腦出血者,應禁忌作壓頸試驗(Queckenstedt)避免顱內壓進一步升高,導致腦疝及出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