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xiàn)
核黃色素缺乏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皮膚與粘膜交界部位,如口腔、外陰和眼。
1954年楊國亮等調查1687例患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病人(87.6%)有口腔及陰囊損害,有口角炎者占90%以上,見口角發(fā)白、浸漬、糜爛和線狀破裂,常伴小膿皰和結痂,皸裂愈合后可留下疤痕,唇炎往往和口角炎同時存在,下唇多見。表現(xiàn)唇粘膜干燥和小片脫屑、微腫,有時有皸裂和糜爛。舌炎亦是常見癥狀之一,早期舌面呈紫紅色,累及舌中部、舌邊緣或中央部位,起初舌乳頭肥厚,先是蕈狀乳頭、繼而是絲狀乳頭,久后乳頭變平,甚至萎縮,舌平滑而呈紫紅色,舌中部亦有深淺不等的皸紋。由于口角炎、唇炎和舌炎常使張口困難,進食不便。自覺疼痛,對熱辣或酸性食物更為敏感。此外,可有鼻粘膜干燥和灼熱感,重病者有咽、喉和上腭炎,表現(xiàn)聲音嘶啞或吞咽困難等。
圖17-5 黃素蛋白和醌在電子傳遞鏈中的作用
面部中央、鼻、鼻翼、鼻唇溝、口周、耳周和內外眥等處皮膚有淡紅斑及糠狀鱗屑,類似脂溢性皮炎。鼻前庭有結痂和皸裂。
陰囊炎甚為特殊,臨床分為三型:濕疹型者陰囊前壁局限性或彌漫性干燥,脫屑和結痂,日久后呈浸潤肥厚和皺紋深溝等變化。皮疹也可累及陰莖、包皮和會陰。皮炎型相對多見,皮疹為陰囊正中縫兩側對稱分布、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淡紅斑,上有灰色發(fā)亮鱗屑,重者邊緣有棕色厚痂,少數(shù)患者陰莖,包皮亦見棕色痂。鱗屑型最輕,比較少見,在陰囊一側或一處有群集的針頭至豆大的圓形丘疹,覆有干燥粘著灰白色發(fā)亮的鱗屑,或為帶棕黑色的痂皮,類似膿皰型銀屑病,有時損害融合成片。
核黃素缺乏時,眼睛的損傷是被積極研究的課題,但至今仍沒有定論。發(fā)現(xiàn)角膜發(fā)生特征性的血管形成。脈絡叢的毛細血管增生,并擴展到角膜的表面,形成一層層的圈或環(huán)。由核黃素缺乏所引起的角膜的脈管形成常常發(fā)生于角膜的整個周圍,而且?guī)缀醭3J请p眼的。角膜周圍充血是角膜脈管形成的初始階段,但這不很特異。角膜混濁可能發(fā)生。骨髓表現(xiàn)為紅骨髓發(fā)育不全,并因此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fā)生。
現(xiàn)在提出一種理論,這種理論或許能解釋為什么核黃素缺乏所引起的病變是那樣多方面和缺乏特異性。這種理論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核黃素對于生長來說是必需的。醫(y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一般情況下,創(chuàng)傷都會由于組織的再生而愈合,由于核黃素缺乏時這些受傷部位的組織修復受影響,所以核黃素缺乏癥發(fā)病的部位常與局部的刺激、感染等因素有關。動物實驗的結果支持這個觀點。
實際上,根據(jù)上述所列舉的若干種核黃素缺乏癥的體征和癥狀,并根據(jù)病人一直食用不適當?shù)氖澄,或者吸收有缺陷等情況,應當可以做出核黃素缺乏癥的正確診斷。還可通過對特異的維生素治療的反應證實這種診斷。
實驗室檢查:正常人血液內含核黃素50微克%,24小時內尿排泄量為0.5~1.0毫克,核黃素缺乏時血液水平和尿排泄量減低。
病理變化
陰囊皮損處表皮顯著角化,顆粒層減少或消失,重癥病例除表皮角化過度外,基層細胞有色素減少或消失。真皮內毛細血管有不同程度擴張。唇、舌等上皮也見角化,舌乳頭萎縮者組織象亦顯著萎縮。
診斷
根據(jù)臨床特點和試驗治療,一般診斷不難,如有實驗室條件,可作血核黃素含量和24小時尿排泄核黃素量測定。
預防與治療
去除病因,給予富有核黃素的新鮮食物,如動物的肝、腎、心和乳,其他有糙米、菠菜、黃豆和蛋等。全身治療給予核黃素口服,每日10-15毫克,也可用干酵母和復合維生素B片。局部治療口角炎可涂1%硝酸銀液,每日二次,或涂以1%龍膽紫、錫類散、珠黃散等,陰囊皮炎可按一般皮炎濕疹處理原則處理。
核黃素缺乏,還常見于胃切除術后和應用氯霉素或其它抗菌素的患者,用復合維生素B的制品以日用量3毫克進行預防性治療是有效的。
眼睛的手術或創(chuàng)傷可能使角膜形成血管,因而最好在角膜手術之前給予核黃素,特別是病人有營養(yǎng)不良的任何體征時更需要。核黃素在沙眼的血管翳和泡性角膜炎的治療上也是有價值的。